惠水县围绕“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”大局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牵住基层党组织这个“牛鼻子”、抓住“能人”这个“领头雁”、紧跟党支部这个“火车头”,持续用力、精准发力,多措并举确保“抓党建促脱贫”落地生根。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,“党建+”模式为全县农民拓宽了致富路。
牵住基层党组织这个“牛鼻子”。好花红镇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,改变以往按地理位置、行政区域划分党支部的模式,在原有行政村党支部的基础上,按照党员从事相同、相近产业,建成产业党支部。以弄苑、石头关、幺关、六马、清水5村联合,佛手瓜产业党支部应运而生。陈世贵就是佛手瓜产业党支部委员之一,也是六马村支书。他说,产业支部成立就要带动5村形成“党支部带党员、党员带群众”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。
“我家摘的这第四批瓜,收入达到16000上下,都比上前三批了,没别的,只能感谢。”对产业党支部,村民周太华和女儿都感激不已。思路一换天地宽。党组织设置的改进,党建工作的创新,带来的是好花红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,带来的是“建一个组织,兴一个产业,活一方经济,树一面旗帜”的同频共振效应。
抓住“能人”这个“领头雁”。“挖坑的时候尽量挖深一些,盖土一定要完全盖住苗根,压紧土层,这样树苗才容易活。”在羡塘镇西混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内,一个手提锄头、满头大汗的男人,熟练地翻土、挖坑、移苗,正在给一群前来取经的村民示范如何栽种药材苗。
这个人就是闻名惠水的中药材种植“达人”、惠水县良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良惠。如今,良惠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占地200亩、年收益100余万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,与云南白药等国内知名药企签订收购合同,中药材种植大获成功,“张药罐”变成了“张百万”。致富不忘家乡人,张良惠在获得成功之后,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,参与打造羡塘中药材种植产业带的总体规划。一时间,白硐、瑶山、桃源等村掀起了中药材种植高潮。“小小中药材,富民大产业,种了中药材,脱贫步伐快。”西混村党支部书记王廷凯兴奋地说道。
除了免费提供技术和解决销售,在种植用工上,张良惠还优先聘请贫困户参与种植,200亩的西混中药材种植基地,按照每亩年用工20人次计算,每年就可解决就业4000人次以上,增加劳动经济收入40万元以上。
紧跟党支部这个“火车头”。近年来,濛江街道新哨村以脱贫攻坚“春季攻势”、“大比武”和“秋季攻势”为抓手,紧紧围绕全县“一村一园一场一社”产业扶贫工程建设的总要求,按照“种植助推养殖,养殖反哺种植,种养结合,长短互补”的发展思路,建成了“标准化生猪养殖场+牧草种植基地+蔬菜种植基地”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经济带。通过支部带头、党员带富、能人带动,采取“龙头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效应日趋凸显,长效产业助力脱贫的优势不断扩大。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我们村能发展这么好,村党支部这个‘火车头’可起了大作用!现在我们两夫妻一个月就是4800元,年底还有奖金和合作社分红,算下来一年可以拿到6万余元,脱贫完全没问题”。在养殖场上班的贫困户夫妻王正周、龙玉珍兴奋地说道。发展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贫困户,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,新哨村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,找准了种养结合助推脱贫致富的最佳衔接点,逐步形成了焕然一新的“新哨经验”,盘活土地、壮大集体经济、脱贫致富等目标正一一实现。
(惠水县全媒体中心:汪军 姚万钎 惠水县好花红镇:王庭佩 )